中风(二)

发布: 2010-12-15 00:36 | 作者: 仙人掌 | 来源: 北美中医网--www.natcm.com

【治疗原则】

中风病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,急则治其标,治疗当以祛邪为主,常用平肝熄风、化痰通腑、活血通络、醒神开窍等治疗方法。闭、脱二证当分别治以祛邪开窍醒神和固脱、救阴固阳。所谓“内闭外脱”,醒神开窍与扶正固本可以兼用。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,多为虚实夹杂,邪实未清而正虚已现,治宜扶正祛邪,常用育阴熄风、益气活血等法。

【辨证施治】

1.风痰瘀血,痹阻脉络

症状:半身不遂,口舌歪斜,舌强言赛或不语,偏身麻木,头晕目眩。舌质暗淡,舌苔薄白 或白腻,脉弦滑。

治法:活血化瘀,化痰通络。

方药:化痰通络汤。 方中半夏、茯苓、白术健脾化湿;胆南星、天竺黄清化痰热;天麻平肝熄风;香附,调畅气机,助脾运以化湿;又配以丹参活血化瘀;大黄通腑泻热凉血,以防腑实,此处大黄用量宜轻,以涤除痰热积滞为度,不可过量。 临证时应参考症、舌、脉以分辨内风、痰浊、瘀血的轻重程度,而决定平肝熄风,化痰络,活血化瘀等药物的使用。瘀血重,舌质紫暗或有瘀斑,加桃仁、红花、赤芍以活血化瘀;舌苔黄腻,烦躁不安等有热象者,加黄芩、山桅以清热泻火;头晕、头痛加菊花、夏枯草以平肝熄风。风痰互结,瘀血阻滞,日久易从阳化热,故临证用药不宜过于温燥,以免助热生火。

2.肝阳暴亢,风火上扰

症状:半身不遂,偏身麻木,舌强言蹇或不语,或口舌歪斜,眩晕头痛,面红目赤,口苦咽干,心烦易怒,尿赤便干。舌质红或红绛,舌苔薄黄,脉弦有力。

治法:平肝泻火通络。

方药:天麻钩藤饮。 方中天麻、钩藤平肝熄风,生石决明镇肝潜阳,川牛膝引血下行,黄芩、山桅、夏枯草清肝泄火。 伴头晕头痛加菊花、桑叶;心烦易怒加丹皮、白芍;便干便秘加生大黄。若症见神志恍惚,迷蒙者,为风火上扰清窍,由中经络向中脏腑转化,可配合灌服牛黄清心丸或安宫牛黄九以开窍醒神。若风火之邪扶血上逆,可加用凉血降逆之品以引血下行。

3.痰热腑实,浊邪上扰

症状:半身不遂,口舌歪斜,言语赛涩或不语,偏身麻木,腹胀便干便秘,头晕目眩,咯痰或痰多,舌质暗红或暗淡,苔黄或黄腻,脉弦滑或偏瘫侧脉弦滑而大。

治法:化痰通腑。

方药:星矾承气汤。 方中生大黄、芒硝荡涤肠胃,通腑泄热;枯矾、胆南星清热化痰;可加丹参活血通络。 舌苔黄腻、脉弦滑、便秘是本证的三大特征。热象明显者,加山栀、黄芩;年老体弱津亏者,加生地、麦冬、玄参。若大便多日未解,痰热积滞较甚而出现躁扰不宁,时清时寐诸证者,此为浊气不降,携气血上逆,犯于脑窍而为中腑证。正确掌握和运用通下法是治疗本证的关键。针对本证腑气不通,而采用化痰通腑法,一可通畅腑气,祛瘀达络,敷布气血,使半身不遂等症进一步好转;二可清除阻滞于胃肠的痰热积滞,使浊邪不得上扰神明,气血逆乱得以纠正,达到防闭防脱之目的;三可急下存阴,以防阴劫于内,阳脱于外。

4.气虚血瘀

症状:半身不遂,口舌歪斜,言语赛涩或不语,偏身麻木,面色姚白,气短乏力,口角流涎,自汗出,心悸便清,手足肿胀,舌质暗淡,舌苦薄白或白腻,脉沉细、细缓或细弦。

治法:益气活血,扶正祛邪。

方药:补阳还五汤。 本方重用黄芪补气,配当归养血,合赤芍、川芎、桃仁、红花、地龙以活血化瘀通络。此方亦适用于中风病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治疗。气虚明显者,加党参、太子参以益气通络;言语不利,加远志、石菖蒲、郁金以祛痰利窍;心悸、喘息,加挂枝、炙甘草以温经通阳;肢体麻木加木瓜、伸筋草、防已以舒筋活络;上肢偏废者,加枝枝以通络;下肢瘫软无力者,桑寄生、杜仲、牛膝以强壮筋骨;小便失禁加桑螵峭、益智仁以温肾固涩;血瘀重者,加莪术、水蛭、鬼箭羽、鸡血藤等破血通络之品。若急性期气虚伴血瘀,有主张不宜过早重用黄芪者,以免助热生火,加重病情。

5.阴虚风动

症状:半身不遂,口舌歪斜,舌强舌蹇或不语,偏身麻木,烦躁失眠,眩晕耳鸣,手足心热,舌质红绛或暗红,少苔或无苔,脉细弦或细弦数。

治法:滋养肝肾,潜阳熄风。

方药:镇肝熄风汤。 方中龙骨、牡蛎、代赭石镇肝潜阳;龟板、白芍、玄参、天冬滋养肝肾之阴,又重用牛膝以引血下行,合茵陈、麦芽以清肝舒郁,并可配以钩藤、菊花熄风清热。挟有痰热者,加天竺黄、竹沥、川贝母以清化痰热;心烦失眠者,加黄芩、山桅以清心除烦,加夜交藤、珍珠母以镇心安神;头痛重者,加生石决明、夏枯草以清肝熄风。

6.痰热内扰清窍

症状:起病骤急,神昏或昏聩,半身不遂,鼻鼾痰鸣,肢体强痉拘急,项背身热,躁扰不宁,甚则手足厥冷,频繁抽搐,偶见呕血,舌质红绛,舌苔黄腻或干腻,脉弦滑数。

治法:清热化痰,醒神开窍。

方药:羚羊角汤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富牛黄丸。 方中羚羊角、珍珠母、竹茹、天竺黄情化痰热;石菖蒲、远志化痰开窍;夏枯草、牡丹皮清肝凉血。 阳闭证可参考此证类治疗。痰多者,加竹沥、胆南星;热甚者,加黄芩、山栀;神昏重加郁金。

7.阳虚痰湿内盛

症状:素体阳虚,湿痰内蕴,发病神昏,半身不遂,肢体松懈,瘫软不温,甚则四肢逆冷,面白唇暗,痰涎塞盛,舌质暗淡,舌苔白腻,脉沉滑或沉缓。

治法:温阳化痰,醒神开窍。

方药;涤痰汤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。 方中半夏、陈皮、茯苓健脾燥湿化痰;胆南星、竹茹清化痰热;石菖蒲化痰开窍。 阴闭证可参考此证治疗。寒象明显,加桂枝温阳化饮;兼有风象者,加天麻、钩藤平肝熄风。

8.元气败脱,神明散乱

症状:突然神昏或昏聩,肢体瘫软,手撒肢冷汗多,重则周身湿冷,二便失禁,舌展,舌质紫暗,首白腻,脉沉缓、沉微。

治法:益气回阳固脱。

方药:参附汤。 此为脱证。方中人参大补元气,附子温肾壮阳,二药合用以奏益气回阳固脱之功。汗出不止加山萸肉、黄芪、龙骨、牡蛎以敛汗固脱;兼有瘀象者,加丹参。

【转归预后】

中风病患者的转归取决于其体质的强弱、正气的盛衰、病情的轻重及诊疗的正确及时与否、调养是否得当等。

中脏腑者,神志由昏迷逐渐转清,半身不遂趋于恢复,说明其向中经络转化,病势为顺,预后多好。若出现顽固性呃逆、呕血、厥脱者,此为中风变证,多致正气散脱。若邪盛正伤,虽经救治,终因正气已伤,致病程迁延成为中风病后遗症者,常见半身不遂、口舌歪斜、言语不利、痴呆等,要抓紧时机,积极治疗,同时配合外敷熏洗及针灸按摩,并适当锻炼,以提高疗效。中风病后遗症期,若偏瘫肢体由松懈瘫软变为拘挛发痉,伴躁扰不宁,此由正气虚乏,邪气日盛而致,说明病情较重。若头晕,偏身麻木,舌质暗红,脉细弦而数,多有复中危险,若复中病情重者,预后较差。

中风病是一种死亡率高的病证,临床上宜就地抢救,中西结合,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。

【预防与调摄】

重视先兆症的观察,并积极进行治疗是预防中风病发生的关键。加强护理是提高临床治愈率、减少合并症、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环节。在做好一般护理的基础上,要根据各证候的病机特点重视辨证施护。急性期病人宜卧床休息,同时密切观察病情,重点注意神志、气息、脉象等情况,若体温超过39C,可物理降温,并警惕抽搐、呃逆、呕血及虚脱等变证的发生。保持呼吸道通畅,防止肺部、口腔、皮肤、会阴等部位感染,预防褥疮。待病人神志清醒后,言语蹇涩或不语者,即当进行语言训练,语言康复必须要有耐心,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。病情稳定后,可配合推拿及功能训练,并指导病人自我锻炼,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