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证(四)

发布: 2010-12-15 00:27 | 作者: 仙人掌 | 来源: 北美中医网--www.natcm.com

四、吐血

血由胃来,经呕吐而出,血色红或紫黯,常夹有食物残渣,称为吐血,亦称为呕血。 古代曾将吐血之有声者称为呕血,无声者称为吐血。但从临床实际情况看,两者不易严格区别,且在治疗上亦无区分的必要,正如《医编·吐血》说:“吐血又称呕血,旧分无声曰吐,有声曰呕,不必。” 吐血主要见于上消化道出血,其中以消化性溃疡出血及肝硬化所致的食管、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最多见。其次见于食管炎,急、慢性胃炎,胃粘膜脱垂症等,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(如血液病、尿毒症、应激性溃疡)引起的出血。

1.胃热壅盛

症状:脘腹胀闷,甚则作痛,吐血色红或紫黯,常夹有食物残渣,口臭,便秘,大便色黑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

治法:清胃泻火,化瘀止血。

方药:泻心场合十灰散。 泻心汤由黄芩、黄连、大黄组成,具有苦寒泻火的作用。《血证论·吐血》说:“方名泻心,实则泻胃。”十灰散凉血止血,兼能化瘀。其中大蓟、小蓟、侧柏叶、茜草根、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,棕榈皮收敛止血,丹皮、栀子清热凉血。大黄通腑泻热,且大蓟、小蓟、茜草根、大黄、丹皮等药均兼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故全方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优点。胃气上逆而见恶心呕吐者,可加代赭石、竹茹、旋覆花和胃降逆;热伤胃阴而表现口渴、舌红而干、脉象细数者,加麦冬、石斛、天花粉养胃生津。

2.肝火犯胃

症状:吐血色红或紫黯,口苦胁痛,心烦易怒,寐少梦多,舌质红绛,脉弦数。

治法:泻肝清胃,凉血止血。

方药:龙胆泻肝汤。本方具清肝泻火的功效,可加白茅根、藕节、旱莲草、茜草,或合用十灰散,以加强凉血止血的作用。胁痛甚者,加郁金、制香附理气活络定痛。

3.气虚血溢

症状:吐血缠绵不止,时轻时重,血色暗淡,神疲乏力,心悸气短,面色苍白,舌质淡,脉细弱。

治法:健脾养心,益气摄血。

方药:归脾汤。可酌加仙鹤草、白及、乌贼骨、炮姜炭等以温经固涩止血。 若气损及阳,脾胃虚寒,症见肤冷、畏寒、便溏者,治宜温经摄血,可改用侧柏叶汤。方中以侧柏叶凉血止血,艾叶、炮姜炭温经止血,童便化瘀止血,共奏温经止血之效。

上述三种证候的吐血,若出血过多,导致气随血脱表现面色苍白、四肢厥冷、汗出、脉微等症者,亟当益气固脱,可用独参汤等积极救治。

五、便血

便血系胃、肠脉络受损,出现血液随大便而下,或大便呈柏油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。 便血均由胃肠之脉络受损所致。内科杂病的便血主要见于胃肠道的炎症、溃疡、肿瘤、息肉、憩室炎等。

1.脾胃虚寒

症状:便血紫黯,甚则黑色,腹痛隐隐,喜热饮,面色不华,神倦懒言,便溏,舌质淡,脉细。

治法:健脾温中。

方药:黄土汤。方中灶心黄土、白术、附子温阳健脾;阿胶、地黄养血滋阴;黄芩苦寒坚阴而起反佐作用。可加用炮姜温阳止血,白芨粉以收敛止血。便血不止,有瘀血见证者加参三七、花蕊石以化瘀止血。

若下血日久未止,怯寒神疲或肛门下坠,舌质淡薄,脉细弱者,为气虚下陷,可用补中益气汤以补气升阳;脾虚而血出过多者,可用归脾汤以养血健脾。

2.湿热蕴蒸

症状:便血鲜红,或先血后便,大便不畅,口苦,舌苔黄腻,脉濡数。

治法:清热祛湿,和营止血

方药:赤小豆当归散合地榆散。方中黄芩、黄连、栀子以清热;茯苓、赤小豆以利湿解毒;地榆、茜草、当归以止血养血。若血下如溅,舌红脉数,亦称肠风,由风热灼伤肠络所致。用槐花散合地榆散加减以清热凉血止血。若血下污浊,舌红,苔黄腻,脉濡数,亦称脏毒,为肠中湿热伤于血分,可用地榆散加苍术、黄柏以清热化湿,兼投脏连丸吞服为助。如便血过多,营阴已亏,湿热未清,可用驻车丸以和营清热,虚实兼顾。

六、尿血

尿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,或伴有血块兼夹而下,多无疼痛之感,虽亦间有轻微的胀痛或热痛,终不若血淋的小便淋漓而疼痛难忍。故一般以痛为血淋,不痛为尿血。

1.肾虚火旺

症状:小便短赤带血,头晕耳鸣,神疲,红潮热,腰膝酸软,舌质红,脉细数。

治法:滋阴降火,凉血止血。

方药:知柏地黄丸。 方中以地黄丸滋补肾阴,“壮水之主,以制阳光”;知母、黄柏滋阴降火。 可酌加旱莲草、大蓟、小蓟、藕节、蒲黄等凉血止血。面红潮热者,加地骨皮、白薇清退虚热。

2.脾不统血

症状:久病尿血,甚或兼见齿衄、肌衄,食少,体倦乏力,气短声低,面色不华,舌质淡,脉细弱。

治法:补脾摄血。

方药:归脾汤。 可加熟地、阿胶、仙鹤草、槐花等养血止血。气虚下陷而见少腹坠胀者,可加升麻、柴胡,配合原方中的党参、黄芪、白术,以起到益气升阳的作用。

3.肾气不固

症状:久病尿血,血色淡红,头晕耳鸣,精神困惫,腰脊酸痛,舌质谈,脉沉弱。

治法:补益肾气,固摄止血。

方药:无比山药丸。 方中以熟地、山药、山茱萸、怀牛膝补肾益精,肉苁蓉、菟丝子、杜仲、巴戟天温肾助阳,茯苓、泽泻健脾利水,五味子、赤石脂益气固涩。可加仙鹤草、蒲黄、槐花、紫珠草等止血。必要时再酌加牡蛎、金樱子、补骨脂等固涩止血。腰脊酸痛、畏寒神怯者,加鹿胶片、狗脊温补督脉。

七、紫斑

血液溢出于肌肤之间,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症,称为紫斑。亦有称为肌衄及葡萄疫者。如《医宗金鉴·失血总括》说:“皮肤出血曰肌衄。”《医学入门·斑疹门》说:“内伤发斑,轻如蚊迹疹子者,多在手足,初起无头痛身热,乃胃虚火游于外。”《外科正宗·葡萄疫》说:“感受四时不正之气,郁于皮肤不散,结成大小青紫斑点,色若葡萄,发在遍体头面,……邪毒传胃,牙根出血,久则应人,斑渐方退。”多种外感及内伤的原因都会引起紫斑。外感温热病热入营血所出现的发斑,可参阅温热病学的有关内容。本篇主要讨论内科杂病范围的紫斑。

内科杂病的紫斑,主要见于西医学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过敏性紫点。此外,药物、化学和物理因素等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亦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。

1.血热妄行

症状: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,或伴有鼻衄、齿衄、便血、尿血,或有发热,口渴,便秘,舌红,苔黄,脉弦数。

治法: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。

方药:十灰散。 方中以大蓟、小蓟、侧柏叶、茜草根、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,棕桐皮收敛止血,丹皮、栀子清热凉血,大黄通腑泻热。且大蓟、小蓟、茜草根、大黄、丹皮等药均兼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故全方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优点。热毒炽盛,发热,出血广泛者,加生石膏、龙胆草、紫草,冲服紫雪丹;热壅胃肠,气血郁滞,症见腹痛、便血者,加白芍、甘草、地榆、槐花,缓急止痛,凉血止血;邪热阻滞经络,兼见关节肿痛者,酌加秦艽、木瓜、桑枝等舒筋通络。

2.阴虚火旺

症状: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,时发时止,常伴鼻衄、齿衄或月经过多鲜红,心烦,口渴,手足心热,或有潮热,盗汗,舌质红,苔少,脉细数。

治法:滋阴降火,宁络止血。

方药:茜根散。 该方具有滋阴降火,凉血止血的功效,适用于有阴虚火旺表现的血证。方中以茜草根、黄芩、侧柏叶清热凉血止血,生地、阿胶滋阴养血止血,甘草和中解毒。临床应用时尚可根据阴虚、火旺的不同情况而适当化裁。 阴虚较甚者,可加玄参、龟板、女贞子、旱莲草养阴清热止血。潮热可加地骨皮、白薇、秦艽清退虚热。 若表现肾阴亏虚而火热不甚,症见腰膝酸软、头晕乏力、手足心热、舌红少苦、脉细数者,可改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,酌加茜草根、大蓟、槐花、紫草等凉血止血,化瘀消斑。

3.气不摄血

症状:反复发生肌衄,久病不愈,神疲乏力,头晕目眩,面色苍白或萎黄,食欲不振,舌质淡,脉细弱。

治法:补气摄血。

方药:归脾汤。 本方为益气养血,补气摄血的常用方,可酌情选加仙鹤草、棕榈炭、地榆、蒲黄、茜草根、紫草等,以增强止血及化斑消瘀的作用。若兼肾气不足而见腰膝酸款者,可加山茱萸、菟丝子、续断补益肾气。

上述各种证候的紫斑,兼有齿衄且较甚者,可合用漱口药:生石膏30g、黄柏15g、五倍子159、儿茶6g,浓煎漱口,每次5~10分钟 。

【转归预后】

血证的预后,主要与下述三个因素有关:

一、引起血证的原因。一般来说,外感易治,内伤难治,新病易洽,久病难治。

二、与出血量的多少密切有关。出血量少者病轻,出血量多者病重,甚至形成气随血脱的危急重病。

三、与兼见症状有关。出血而伴有发热、咳喘、脉数等症者,一般病情较重。正如《景岳全书·血证》说:“凡失血等证,身热脉大者难治,身凉脉静者易治,若隐咳急而上气逆,脉见弦紧细数,有热不得卧者死。”

【预防与调摄】

注意饮食有节,起居有常,劳逸适度,避免情志过极。对血证患者要注意精神调摄,消除其紧张、恐惧、忧虑等不良情绪。注意休息,重者应卧床休息。严密观察病情的发展和变化,若出现头昏、心慌、汗出、面色苍白、四肢湿冷、脉芤或细数等,应及时救治,以防产生厥脱之证。宜进食清淡、易于消化、富有营养的食物,如新鲜蔬菜、水果、瘦肉、蛋等,忌食辛辣香燥、油腻灰烬之品,戒除烟酒。吐血量大或频频吐血者,应暂予禁食。并应积极治疗引起血证的原发疾病。